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25
0

在這段收集使用者回饋的時間裡,除了平台使用上的一些小問題之外,孩子的媽也提出了一個新的需求:
能不能在平台裡加入單字學習的功能?

確實,既然孩子每天都會透過任務管理平台完成例行的任務,如果能在這個過程中同時學習一點英文單字,尤其是「全民英檢初級單字」,那麼就能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。

當我聽到這個建議時,腦中第一個浮現的念頭是:如果只是另外做一個單字學習的頁面,好像會跟之前的「成語挑戰」有些相似,而且我也很擔心孩子會缺乏主動性,畢竟單字學習對小孩來說,常常不是那麼有趣。於是我想,是否可以把單字學習轉換成挑戰,透過遊戲化的方式,在日常任務裡自然地引導孩子學習。


從成語挑戰到單字挑戰

在這之前,我的兒童任務管理平台,已經嘗試過 成語挑戰 以及 動物知識問答
透過任務的觸發,孩子會在平台裡遇到一個小小的挑戰題目,完成後可以獲得額外獎勵。

這種設計已經嘗試過:孩子會因為任務流程而主動參與,甚至會在挑戰裡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樂趣。

因此,流程我並不陌生,但真正的難點在於:

如何取得大量且正確的學習資料?


AI 的第一個挑戰:資料品質與一致性

過去在嘗試產生題庫時,我就遇過一個頭痛的問題:雖然 AI 可以快速生成大量題目,但經常會出現以下狀況:

  • 題目重複
  • 項目缺漏
  • 生成不完整 (要求200筆,結果生成不到100筆)

如果只是十幾題,人工檢查還行,但如果要做到幾百上千題,那幾乎是不可能手動處理的。
因此,這次我希望能設計一個更有效率的流程。


AI 的解法:先做一個小工具

在詢問 AI 後,它給了我一個很實際的建議:
先設計一個小工具,專門用來生成與檢查題庫。

它建議我可以使用 ChatGPT API 或 Gemini API,分批生成單字題目,並且在程式裡自動檢查是否有重複或錯誤,直到湊滿 200 題為止。

於是,我便請 AI 幫我寫了一個 Python 程式,需求大概是這樣的:

  • 適合台灣小孩的全民英檢初級單字題庫生成器
  • 使用 Gemini 2.5 Flash API
  • 一次可以生成數十筆題目
  • 每次生成後,都要進行比對,避免重複
  • 持續生成,直到湊滿 200 題不重複的全民英檢初級單字題庫
  • 輸出格式為 JSON,方便之後匯入平台

並舉個例子給 AI,題庫格式大概是:

{
  "vocabulary_quiz": [
    { "name": "[v] 能夠", "options": ["able", "about", "above", "accept"], "answer": "able" },
    { "name": "[prep] 關於、大約", "options": ["about", "above", "accept", "across"], "answer": "about" }
  ]
}

經過幾次 Debug,AI 成功幫我完成了這個小工具。
從這一刻起,我只需要下指令,程式就能自動產生乾淨、完整的題庫,這大大減少了人工檢查的負擔。

單字挑戰的設計

接著,我再把這些題庫資料整合進平台,設計了一個 「單字挑戰」的流程
設計的核心理念很簡單:

學習最好發生在任務之間。

因此我規劃:

  • 每天完成 一半的主線任務 後,會自動跳出單字挑戰
  • 每次挑戰共有 10 題單字題
  • 每天可以挑戰 3 次
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0826/201779278lm1UoYnlj.png

至於答題規則,我特別設計了一個 「錯題循環」機制

  1. 答錯的題目會立即在挑戰中重複出現,直到答對為止
  2. 如果三次挑戰結束後還是錯,下次挑戰仍然會出現這些單字
  3. 如此一來,孩子會反覆遇到自己不熟悉的單字,直到真正記住為止

搭配平台原有的 google cloud 語音功能,孩子還能聽到單字的正確發音,這樣就不只是「選擇題」,而是更完整的多感官學習。
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0826/20177927ZFSy4jnmbs.png


一次親子實驗

第一次讓孩子嘗試時,雖然正確率不高,但至少對孩子來說是有趣、願意使用的。
原本單字學習可能是枯燥的,但當它變成「要完成任務才能繼續,並能獲得額外獎勵」的小挑戰後,孩子反而很投入,甚至有點像在玩闖關遊戲。

舉例來說,某天挑戰出現了單字 accept(接受),孩子一開始選錯了,為了獲得高分再次挑戰時,系統馬上再丟出同一題。第二次還是答錯,直到第三次才答對。

當挑戰結束後,他可能就自己念一遍:

「哦~接受是 accept 啦。」

這樣的反覆記憶,或許比單純死背有效。


我的收穫

如果沒有 AI 的幫助,我可能需要花上不少時間來產生題庫,
現在,只需要一個小工具,就能在短時間內完成。

更重要的是,這不只是技術的應用,而是改善孩子的學習體驗的過程。
把單字學習轉化為挑戰,搭配平台的任務流程,讓孩子在完成日常任務的同時,也能潛移默化地累積單字量。

這也算是平台一直希望達到的效果:
讓學習不再是額外的負擔,而是任務冒險的一部分。


小小總結:挑戰,才是最好的學習

「把單字學習變成挑戰」這個功能,目前雖然還只是初步的實驗。

對我來說,它不只是 AI 協助完成的一個小功能,而是一場 親子共學的嘗試
目標是讓孩子能在遊戲化的挑戰中,自然地累積單字,把學習融入日常任務;同時,也讓我在開發過程中不斷思考,怎麼讓學習變得更有趣、更持續。

這條路或許還需要很多調整,但只要孩子能帶著期待去學習,那麼每一步努力,都會變得值得。

敬請期待下一篇《快速上手任務管理,AI 幫忙設計的任務模板》


上一篇
(Day 24)回饋驅動的進化:小細節、大體驗 — AI 協助下的 UI 優化之路
下一篇
(Day 26)快速上手任務管理,AI 幫忙設計的任務模板
系列文
VIBE CODING 全紀錄:0 經驗用 AI 打造 PWA 兒童任務管理平台》30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